进入秋冬季,我国多地降温明显,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迎来高发季。天气变冷,为何会增加中风风险?高风险人群如何应对季节交替?出现哪些信号,需要引起警惕?
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专家提醒,气温骤降时,血管会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造成血管阻塞或破裂,诱发中风。季节交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防寒保暖。中风可防可治,养成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的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中风发生风险。
气温骤降需防范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中风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我国当前第一位致残病因。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我国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
图源:新华社
当前,进入秋冬季,昼夜温差加大,气温下降明显。专家提醒,需要注意气温骤降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那么,天气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黄立安介绍,当气温下降,尤其是寒冷空气刺激时,血管会自然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增加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哪些人容易中招?黄立安表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等,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的人,发生中风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黄立安说,比如不当颈部按摩、外伤等可能引起颈动脉夹层,频繁口服紧急避孕药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发生血栓的风险高。
黄立安表示,秋冬季节,有中风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高风险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寒冷环境中。
“目前,广州天气整体还比较舒服,不算冷也不太热,没有明显的气温骤降,尚未进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黄立安说,但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秋冬季昼夜温差加大,要注意观察气温变化,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90%以上的中风通过积极预防可以避免
不少人关心,出现哪些信号,需要引起警惕?黄立安表示,中风发病初期,症状相对较轻,但依然有迹可循,比如出现头晕、心慌、胸闷、肢体麻木无力等。“有些人会误以为是太累了,睡一觉就会没事,但这些症状可能是中风发作前的‘预警信号’。”
黄立安提醒,患者一旦出现嘴角歪斜、失语、双臂不能平举等症状,要立即拨打120,或者根据卒中急救地图,就近前往医院就医。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如果患者已经昏迷,要第一时间把患者头转向一侧,保证气道通畅。同时,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等束缚物,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更不要喂药、喂食物。
“中风是一种急性发作的慢性病,可防可治。”黄立安说,公众要掌握两个关键点,即中风是慢性病,要找到病因长期预防,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以预防90%以上的中风发生;急性发作时,赶快就医,很多医院建立了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患者送到医院后,可以及时得到规范治疗。
这些年来,黄立安接诊过不少中风复发的患者,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风重在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中风发生风险。”黄立安表示,要保持适度体育锻炼,对老人来说,可以尝试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不提倡做体能训练、对抗性运动。同时,清淡饮食,做到低盐少油,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坚持按医嘱服用药物。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寒冷天气下洗澡,水温也不宜过高。黄立安解释,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血管收缩,血压较高,如果突然进入高温环境,会引起血管扩张,血压迅速下降,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甚至中风。
南方+记者 汪祥波
通讯员 张灿城
【作者】 汪祥波
广东健康头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