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涵予/文 张孙超/摄 云南日报记者 黄立康 元谋县元谋人博物馆 王珍珍
这里是元谋,我们曾在历史课本上反复阅读的地名。
大约170万年前,古人类“元谋人”栖居于此。在长江上游金沙江边的干热河谷,生机勃勃、温暖潮湿的自然环境中,他们在这里狩猎、采集,可能还学会了用火。
1965年,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大那乌村的地层中发现两枚古人类门齿化石,从此,关于“元谋人”的发掘与研究逐步开启。元谋人的发现,把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说明了长江流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1982年,元谋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县元谋人广场和元谋人博物馆。潮新闻记者 施涵予 摄
时间来到现在,我们站在以“元谋人”命名的广场上,县城的街道人来人往,元谋县元谋人博物馆静静伫立。
走进之后我们发现,这里不仅是悉心保存和传播古人类遗迹的场所,还是一代代人沿着时间长河,认真拾取历史留下的每一个碎片、追溯文明发源与生长的站点。
传承:几代文博人的接力
2024年国庆假期,闭馆改造的元谋人博物馆短暂地对外开放了。短短7天的试运营期间,就迎接了2.6万人次的游客。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古人类文化、史前文明专题展示馆,元谋人博物馆的人气颇高。人们对于“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总是充满了好奇。
2024年国庆假期,闭馆改造的元谋人博物馆暂时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受访者供图
元谋人博物馆前身为元谋人陈列馆,最早成立于1985年,新馆于2010年对外开放。博物馆以元谋地区出土的古人类、古生物化石和其他文物标本为主线,展示元谋古猿和元谋人及其文化,再现元谋古猿与元谋人生活生态场景,还有元谋恐龙化石、元谋史前文化旧石器、细石器文化、元谋新石器时代暨大墩子文化等文物的展示。
一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世界瞩目的元谋人考古发现。当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钱方先生等人发现了两枚古人类牙齿,著名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胡承志先生经过鉴定认为,这是新的直立人亚种,并将其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
尽管两枚牙齿原件收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但这里展示的复制件也相当珍贵——几十年前,元谋人陈列馆首任馆长姜础先生专程前往北京,请胡承志先生亲自制作了一套模型,其精确程度可以用作专业学术研究。
元谋人博物馆藏元谋人牙齿模型。潮新闻记者 张孙超 摄
“姜础老师1971年开始在元谋县做文博工作,1999年退休,到现在一直对博物馆工作特别用心。”现任元谋人博物馆馆长王珍珍充满感慨,她从2021年上任以来,一直跟着姜础学习。“他80多岁了,大脑就像一个资料库,对于几十年前的事情细节都记得非常清楚;带我去遗址的时候,简直健步如飞。在感兴趣的事情上,他永远不觉得累。”
姜础等老前辈对文博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深深感动着王珍珍,成为她工作的动力。“我希望能够做好元谋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传承他们的精神,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文博人。”
原元谋人陈列馆馆长姜础(左)和元谋人博物馆馆长王珍珍(右)。受访者供图
抢救:无数陶片的拼图游戏
陶片,数以万计的陶片。
眼前不计其数的古老文物残片,当年让王珍珍忍不住倒吸一口气:这需要修复到什么时候?
博物馆的工作不只是收藏和展陈,还一直在参与元谋和周边地区的文物保护。这些陶片来自乌东德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文物抢救性发掘。这个世界第7大、中国第4大的巨型水电站位于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河谷,距离元谋不远,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也是长江防洪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电站蓄水前,云南和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淹没区的文物古迹。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州县相关文物部门,对水电站建设元谋段淹没区江边遗址、丙弄丙洪遗址、腊甸遗址共30000㎡范围进行文物抢救性发掘,出土完整及较完整器物3000余件,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铜器、石器、骨器等,所有文物目前保管在沿线地方的博物馆——也就是元谋县元谋人博物馆。
2022年,元谋人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始参与这些文物的整理和修复。
以出土最多的陶片为例,修复需要按照陶片颜色、纹饰、形状、薄厚等特征大致分类整理,再根据碎片的特点,辨认和还原器物原本的形状,“像拼图游戏一样,一点点拼接、粘连,必要时还得填补缺损的部位,使人们能看出它们原来长什么样。”王珍珍解释。
大量支离破碎的陶片,在文物工作人员近一年的耐心修复后,恢复了几千年前的模样。
根据学者的初步判断,这些遗址出土文物的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从这些古老的物件中,可以一窥当时居住在金沙江畔的人们的生活图景,了解他们的社会面貌和生产活动。
回响:长江流域上古老的一笔
今年年底,观众就能够看到改造提升后的元谋人博物馆了,这将是该馆于2024年8月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后的首次亮相。
王珍珍馆长为我们“剧透”了一些提升亮点:展厅装修一新,馆内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展陈内容优化更新,不仅重新梳理了原有的展览,拓展了数字化、多媒体的表现形式,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历史;还补充了许多展品,特别是增加了更多关于元谋及周边地区历史文化的文物展陈。
元谋人博物馆馆长王珍珍向记者讲解馆内展陈。潮新闻记者 张孙超 摄
例如,最新修复的乌东德库区考古发掘成果,有机会在馆内专门展出。这些文物以及元谋大墩子遗址文物等,都是馆藏新石器时代文物资源,也是长江上游古代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还将新增青铜器展品,展出从战国到汉代的铜锄、铜斧、铜剑等文物。这一时期,正是古老神秘的“滇文化”在云南出现的时期。滇文化以长江上游最大的湖泊——滇池为中心,以其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细腻丰富、地方特色鲜明的青铜器闻名于世。1955年至1996年昆明晋宁石寨山的多次考古发掘,逐渐以实物印证了史书中记载古滇国的只言片语。
繁花似锦的云南,既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灿烂的历史文化。2021年,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长江流域13省区市文物行政部门共同推进。元谋人博物馆也为这次调查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为长江流经的漫漫路途,写上古老深远的一笔。
元谋人博物馆馆长王珍珍与记者合影。受访者供图
元谋人博物馆的院落里,立着一尊大型雕塑:一个怀抱婴儿的元谋人坐在地球上,基座上一组人类进化图浮雕,从猿到人都在向前奔跑。我们在雕像前合影,仿佛听见800万年前元谋古猿的啸叫、170万年前元谋人婴儿的啼哭、4000年前石头的清脆敲击……历史的声音穿越时空而来,今天依然在耳畔回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